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史中华主任云端开讲:引领研究生构建“问题导向”的科研思维与创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5-11-11    点击:

2025年11月7日,由研究生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堂系列活动第一讲在云端成功举行。本次讲座荣幸邀请到知名专家史中华主任,为校内外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从临床出发到科研回归:问题导向的科研思维训练》的深度学术报告。活动由研究生学院院长宋冰教授主持,吸引了包括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导师及在校研究生在内的500余人线上参与,共同聆听这场聚焦科研思维塑造的思想盛宴。

讲座伊始,宋冰院长对史中华主任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在科技创新与学科交叉日益重要的今天,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环节。强调,我院学术讲堂系列活动旨在为研究生群体搭建与顶尖学者对话的桥梁,帮助同学们在学术阶段树立高远学术志向、掌握正确科研方法。

史中华主任在报告中直击广大研究生在科研阶段普遍面临的困境——如何从纷繁复杂的临床现象或文献阅读中,精准地识别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套清晰、严谨的科研思维模式。指出,这一能力不仅是完成学位论文的关键,更是决定未来学术生涯高度的重要基石。

为具象化这一思维过程,史主任以一篇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Super-relaxed myosins contribute to respiratory muscle hibernation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为典型案例,带领听众进行了一场深入的“科研实战推演”。并没有停留在对论文结论的简单解读上,而是着重还原了该研究从最初的临床观察,到假设提出,再到实验设计与数据解析的全过程,生动展示了如何将一个模糊的“临床疑问”转化为一个可验证、可操作的“科学问题”。

同时,史主任系统性地阐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思维训练路径。特别强调,研究生阶段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完成从“知识接受者”到“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转变。为此,提出了一套“聚焦细节-科研设计-循环验证”的思维模式:“聚焦细节” 要求研究生不放过临床实践或实验中的任何异常或规律,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科研设计” 则是将问题转化为可执行研究方案的核心能力,包括对照设置、技术选择与数据分析策略;“循环验证” 旨在形成“提出问题-验证问题-深化问题”的思维闭环,推动研究的持续深入,而非止步于单一结论。

整场报告内容翔实,逻辑严密,且极具现实针对性。史主任的讲解深入浅出,将抽象的科研思维训练转化为具体、可模仿的研究步骤,极大地激发了在线师生的思考与共鸣。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广大师生对学术研究内涵与论文发表规范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为研究生同学们提供了一套宝贵的思维工具。这场讲座解决了学生当前科研工作中的诸多困惑,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对于提升自身科研项目的创新性与应用价值,以及增强在学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